编号 | 探采 | 矿种 | 截止时间 | 交易状态 | 起始价(元) | 成交价(元) | 所在地 |
---|---|---|---|---|---|---|---|
K2500028 | 采 | 煤 | 2025-06-29 | 流拍 | 3112.89万 | 0.00 | 贵州 |
详细内容
矿井基本概况
矿井为生产规模30万吨/年兼并重组保留煤矿。
矿井井田面积1.1156K㎡,开采标高+1500m至+900m,总资源储量2216.2万吨。矿井范围内核实的全区可采煤层5层(K32、K33、K35b、K109a、K110a),大部可采煤层4层(K1a、K17、K23、K24)。煤矿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K17、K23、K24、K32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Ш类(不易自燃煤层),煤尘均无爆炸性,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
矿井上年度实测正常涌水量22.3m³/h,最大涌水量34.7m³/h。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布置有主平硐(标高为+1300m)、副平硐(标高为+1300m)、回风平硐(标高为+1367.8m)三条平硐。主平硐担负矿井的原煤运输及进风,副平硐担负矿井的进风、矸石运输及行人,回风平硐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
一水平标高为+1300m,标高+1300m以上的中煤组为一采区,标高+1300m以上的上煤组(K1a煤层)为二采区,标高+1300m以下的中煤组为三采区;高为+1100m,标高+1100m以上的下煤组(K109a、K110a煤层)为四采区,标高+1100m以下的下煤组为五采区。
矿井目前生产水平为一水平一采区,开采标高为+1300~+1500m,煤层开采顺序为:K17→K23→K24→K32→K33→K35b→K39→K40。
煤矿现暂无回采工作面,有一个1171-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计划掘进510米,已掘进267米;11701进风石门正在维修,已维修25米,剩余25米维修结束,形成正常通风路线后可开始掘进运输巷。
煤矿目前在册总人数为236人,五职矿长、五职副总工程师配备齐全,设置安全科、工程技术科、通防科、机电运输科、地测科、调度室等6个专业科室,设置采煤队、掘进队、机运队等3个基层区队,共有安全生产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31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62人。
三、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及安全避险系统情况
(一)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平硐、副平硐进风,回风平硐回风。风井安装两台FBCDZ-№17A型轴流式主要通风机。
(二)供电系统
1、地面供配电系统
矿井工业广场内建有一座10KV变配电所,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Ⅰ回电源来自35KV马场变10KVⅡ段母线B08号间隔出线,Ⅱ回来自10kV米吉捡开关站10kV新建G2号间隔出线。井下高压采用10KV供电,从地面10KV变电所引出2回MYJV22-6/10KV 3×70 mm2型铠装电缆沿主平硐敷设至井下中央变电所,担负井下全部供电负荷。
(三)抽放系统
矿井建有地面瓦斯抽采泵站,安装了高、低负压两套抽采系统,其中高负压选择两台2BEC-50瓦斯抽采泵,一用一备,;低负压选择两台2BEC-42瓦斯抽采泵,一用一备真空泵为水冷,冷却系统采用循环水冷却方式。高低负压瓦斯抽采管均从瓦斯泵房安装至井下,抽采主管直径为425mm和200mmPVC管,抽采管路根据采掘进度均安装至各采掘工作面。
(四)提升运输系统
1、提升系统
1303轨道上山采用单钩串车提升,担负矸石、设备和材料等辅助性提升任务。
2、运输系统
各采煤工作面原煤经各采煤工作面运输巷转载至主平硐带式输送机运至地面。
(五)排水系统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上山开采,只在巷道低洼处均安设了风泵,另无其他排水设备,井下水经平硐自流至地面污水处理系统,经处理达标后矿井用于工业用水,多余的水排放。
(六)防灭火系统
矿井建有600m³高位水池,通过φ106×4mm无缝钢管向井下巷道各用水点供水,并每隔50m安装了一个三通装置。在各个转载点、主要设备硐室、永久避难硐室均按规定配置了灭火器、灭火砂箱及灭火工具,矿井在副平硐与1303回风石门之间建设了井下消防器材库,配备了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煤矿现有安全监控系统(常州迪泰KJ350)、人员定位系统(常州迪泰KJ349)、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广播语音系统(常州迪泰KT451-W2)350及紧急避险系统运行正常。
以上介绍仅供竞价人参考,具体情况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