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矿权网
首页 综合资讯 基本常识 锡矿的基本知识概述
☆收藏

锡矿的基本知识概述

发布时间:2025-10-29

浏览量:17

  锡(Tinstone)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锡、铜、铅生产青铜器皿。 由于锡质软有延展性、化学性质稳定,抗腐蚀、易熔,摩擦系数小,锡盐无毒,因此锡和锡合金在现代国防、现代工业、尖端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锡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一直是锡的生产大国,储量和产量均居于世界前列。

ScreenShot_2025-10-29_094442_597.png

  一、锡的物化性质

  1. 物理性质:

  外观与光泽:普通形态的白锡具有银白色光泽,是一种低熔点金属。

  密度与硬度:锡的比重为7.3,相对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开。

  熔点与展性:锡的熔点低,只有232℃,在煤球炉中即可熔化成液体。同时,锡在常温下富有展性,特别是在100℃时,可以展成极薄的锡箔,用于包装香烟、糖果等物品(近年来已逐渐用铝箔代替)。然而,锡的延性很差,不能拉成细丝。

  晶格变化:锡在常温下为正方晶系的白锡,但在-13.2℃以下会转变成无定形的灰锡,形成“锡疫”。此外,在161℃以上,白锡会转变成斜方锡,这种锡很脆,展性很差。

  2.化学性质:

  稳定性:锡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易被氧气氧化,因此经常保持银闪闪的光泽。在空气中,锡的表面会生成二氧化锡保护膜,使其更加稳定。

  与酸反应:锡对水稳定,能缓慢溶于稀酸,但较快溶于浓酸中。

  与碱反应:锡能溶于强碱性溶液。

  与盐反应:在氯化铁、氯化锌等盐类的酸性溶液中,锡会被腐蚀。

  与其他元素反应:锡与卤素加热下反应生成四卤化锡,也能与硫反应。

  二、锡的性状

  锡是一种银白色、略带淡蓝色光泽的柔软金属,莫氏硬度仅为1.5,可以用指甲划出痕迹。其密度为7.31g/cm³,属于中等重量金属。锡的熔点较低(231.9°C),沸点较高(2270°C),这一特性使其易于加工成型。锡具备良好的延展性,特别是在100℃时,其展性极佳,可以被加工成极薄的锡箔,但锡的延性较差,一拉就断,难以拉成细丝。

  三、锡的来源

  1.火山活动与岩浆作用:岩浆作用:锡矿的形成通常与酸性岩浆活动有关。岩浆冷却后,含锡元素的矿物如锡石会在岩浆岩中结晶。

  2.火山喷发:火山喷发过程将含锡的岩浆带到地表或近地表,冷却后形成含锡矿体。

  3.热液作用:热液作用是形成锡矿的重要过程之一。高温高压的热液溶液中含有大量的锡元素,这些热液沿着岩石裂隙、断层等通道上升,冷却后沉淀出锡矿物。这些热液往往会在断层、裂隙等弱面中形成矿脉,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锡矿床。

  4.沉积作用:部分锡矿是通过沉积作用形成的,特别是在古河流和湖泊环境中。含锡矿物在河流中被搬运和沉积,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形成砂矿型锡矿。

  四、锡的作用

  锡在生活和工业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它常被用于制造合金,尤其是锡青铜,这种合金在古代就被广泛使用,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锡的质地柔软、熔点低且可塑性强,这使得它能够通过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产品,从传统的欧式酒具、烛台,到典雅的茶具、花瓶以及精致的桌上饰品,无不展现出其别样的魅力。这些锡器产品不仅外观华丽,更在功能上独具匠心,因此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和馈赠亲友的优选。

  此外,锡还具有杀菌、净化、保鲜等效用。其化合物,如硫化锡和二氧化锡,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硫化锡,一种与金子颜色相似的化合物,常被用作金色颜料,为各种产品增添华丽色彩。而二氧化锡,作为一种白色粉末,不仅可用于制造搪瓷、白釉与乳白玻璃,更在环保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汽车废气处理中,它能够催化一氧化碳气体在300℃时大部分转化为二氧化碳,有效减少空气污染。

  由于锡具有诸多卓越特性,如低熔点、优良展性、易与多种金属形成合金、无毒耐腐蚀以及外观美观等,锡在电子、食品、汽车、医药、纺织、建筑和工艺品制造等多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电子工业中,锡被广泛用作锡焊料,发挥着机械连接、电连接和热交换的关键作用。同时,锡还是制造镀锡薄板的重要原料,如用于食品和饮料包装的马口铁。此外,锡化合物在陶瓷、印染丝织品、塑料以及杀菌杀虫等多个方面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代锡冶炼涉及多个工序,包括锡精矿的预处理、还原熔炼、精炼以及烟尘与炉渣的处理。其中,还原熔炼是关键步骤,通常采用电炉熔炼或澳斯麦特炉生产工艺。经过精炼后,得到的精炼锡纯度高达99.0%以上,可用于进一步加工成各种锡产品。

  五、锡的分布情况

  锡矿呈带状分布,太平洋地区是主要蕴藏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东亚两大锡矿带。东南亚锡矿带北起缅甸的掸邦高原,沿缅泰边境向南经马来半岛西部,延伸到印度尼西亚的邦加岛和勿里洞岛。伴生有钨,故有“锡钨地带”之称。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0%。东亚锡矿带:1.西起中国云南个旧,向东沿南岭构造带延伸到广西;2.南起朝鲜北部,经中国东北地区一直延伸到俄罗斯的西伯利亚;3.从中国的海南岛起,沿中国东南沿海延伸到香港一带;4.日本本州岛北部的小型锡钨矿,是中国大陆锡矿带的侧端。此外,南美洲安第斯锡矿带,非洲中部等地也有锡矿分布。

  六、我国主要的锡矿区

  中国是世界上锡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锡资源储量位居全球第一,探明储量约150万吨,占全球探明储量的28.85%,储量基础350万吨。总保有储量407万吨,居世界第2位。我国共探明矿产地293处,分布于15个省(区),以广西、云南两省(区)储量最多,其中云南保有储量128.00万吨,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31.4%;广西保有储量134.04万吨,占保有储量的32.9%;广东保有储量40.82万吨,占总保有储量的10.0%;湖南保有储量36.25万吨,占总保有储量的8.9%;内蒙古保有储量32.87万吨,占总保有储量的8.1%;江西保有储量26.04万吨,占总保有储量6.4%。以上6个省、区保有储量就占了全国总保有储量的97.7%。

  云南、广西和湖南是中国最大的产锡基地,目前三个省(区)锡精矿产量合计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0%。广西南丹的大厂是我国特大型锡矿基地之一,也是世界少有的特大型多金属锡矿床。云南锡矿保有储量略低于广西,居全国第二位,而产量居全国之首。个旧锡矿位于云南省南部边陲,自古享有“锡都”之誉,是我国最大的锡矿,也是大型铜矿、铅锌矿产地。它与广西大厂的合计储量要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个旧,哈尼人之意为“银色的山谷”。这里锡矿储量丰富,是世界著名的锡矿带之一。矿石中还含有铜、铅、锌等多种金属元素。个旧的锡开采历史悠久,现已形成采、选、炼生产体系,除生产锡以外,还冶炼铜、铅、镍、钴等。个旧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以产锡为主的有色金属联合生产基地。个旧锡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在我国,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广西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最大的两家产锡骨干企业,这两家的精炼锡产量约占全国精炼锡产量的50%。其中云南锡业自2005年以来,锡金属产量居全球第一,产锡能力已经达到8万吨。广西华锡集团拥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已探明和控制的锡、锌、锑、铅、铟、银等矿石量达11.6亿吨,综合金属量超过450万吨,其中锡占广西总量的70%多,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七、锡的开采与冶炼方式

  锡的开采方式因矿床类型而异,砂锡矿采用淘洗、重力分离等物理方法;脉锡矿需要地下开采和浮选富集。

  锡的冶炼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矿石破碎和富集:提高锡石含量;2.还原熔炼:用碳在高温下还原SnO₂;3.精炼:电解或火法精炼获得99.9%以上纯锡。

  每一种元素都是宇宙演化的见证者。锡元素的故事,不仅是一部材料科学的发展史,更是人类智慧与自然馈赠共舞的华美乐章。在未来的科技浪潮中,这种古老金属必将继续书写新的传奇。

致力于打造矿权交易信息核心门户
2006
网站正式上线
2669
网站挂牌数
2662
亿元
累计挂牌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