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矿权网
首页 综合资讯 矿山安全 采煤打眼工标准化操作规范
☆收藏

采煤打眼工标准化操作规范

发布时间:2025-11-06

浏览量:3

  一、上岗条件

  采煤打眼工应熟悉设备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操作规程、炮眼布置、爆破说明书以及支护等有关规定,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安全规定

  1、煤电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启动与 停止煤电钻的综合保护装置。

  2、检修煤电钻必须在指定地点进行,严禁在工作面内随意拆卸和检修电钻。

  3、严禁在旧眼、残眼内打眼,不得在煤(岩)裂缝中打眼,不得站在输送机上打眼。打眼过程中,严禁用手扶托钻杆。

  4、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准打眼:

  ⑴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

  ⑵发现煤层内有连续小煤炮声响或有大量瓦斯涌出,有煤与瓦斯突出征兆时。

  ⑶在冲击地压危险工作面打眼过程中,出现卡钻杆、孔内冲击以及爆孔等动力现象时。

  ⑷发现煤层变潮、煤质松软,有挂红、挂汗、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空气变冷等透水预兆时。

  ⑸打眼中突然遇压力水从钻孔流出时(此时严禁抽动钻杆)。

  ⑹工作面局部顶板来压、片帮严重时。

  ⑺悬顶距离、控顶距离或端面距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时。

  ⑻支护不齐全、不牢固时。

  ⑼在自溜运输工作面,打眼处的上方正在出煤时。

  ⑽抵抗线小于0.5(岩石0.3)米时。

  对上述⑴⑵⑶⑷⑸项,如情况紧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威胁地点的人员,并向上级汇报。

  5、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打眼,经查明原因处理好后,方可继续打眼。

  ⑴出现卡住钻杆时。

  ⑵电钻声音突然不正常时。

  ⑶电钻外壳超温(60℃或烫手)或有烧焦味时。

  ⑷电钻钻杆严重震动时。

  ⑸电钻外壳带电时。

  6、搬运、移动电钻时,必须卸下钻杆;严禁用输送机运送电钻、钻杆和电缆。

  7、打眼过程中必须停止输送机和采煤机。

  8、自溜运输工作面应在撤除溜槽之后打眼。

  9、工作面倾角超过25°时,工作地点上下方要设置安全挡卡,挡卡高度不小于0.5米;若两部电钻同时打眼,其间必须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米。

  10、工作面有淋水处,必须遮盖电钻,以防漏电伤人。

  11、回柱地点以上10米、以下15米范围内,打眼和回柱不准平行作业。

  12、处理拒爆时的打眼工作:

  ⑴要在班(组)长直接指导和爆破工的配合下进行打眼。

  ⑵用木签或竹签挖出部分炮泥,插入炮棍确定拒爆炮眼方向。

  ⑶在距拒爆炮眼0.3米以外,平行新打炮眼,其深度可稍大于拒爆炮眼深度。

  ⑷拒爆炮眼处必须设置显著标志。

  13、打放顶眼及过断层在岩石内打眼,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及补充措施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14、打眼工作结束后,要向爆破工交待本班打眼情况。

  三、操作准备

  1、备齐注液枪、锨、镐、侧式供水钻杆、钻头等工具。检查煤电钻是否完好,煤电钻综保是否灵敏可靠,电缆是否有破皮漏电、“鸡爪子”、“羊尾巴”;防尘水管是否配齐。

  2、拉钻时将电缆套在手把内,手提电钻手把或肩背电钻电缆送至工作地点。

  3、按作业规程的规定敷设电缆,不许随意扔放、散乱堆积;电缆横跨输送机头、机尾、溜槽和溜煤道时,应在距其0.5米以上悬挂牢固。

  4、必须事先对工作地点的顶板、煤帮、支护等进行全面检查,敲帮问顶,摘除危帮,由班(组)长指定人员补全空缺支柱,要换失效支柱,及时处理各种不安全隐患,清除炮道内的浮煤和脏杂物。

  5、打眼前要做到“三紧”、“两不要”,即:袖口、领口、衣角紧,不要戴布、线手套,不要把围巾露在外面。

  四、正常操作

  1、打眼最少由两人操作,一人在电钻一侧领钎定眼,一人在另一侧紧握电钻手把。

  2、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中爆破说明书的炮眼布置方式进行炮眼定位、打眼。先用手镐刨点定位,定位后,使钻头顶紧定位点,间断地送电2~3次,使钻头钻进煤体。

  3、钻头钻进煤体后,根据爆破说明书的规定,调整钻进的方向和角度,打眼时要均匀用力,顺势推进,调节好水量,排出孔内煤粉。成型的炮眼内煤粉必须清理干净。

  4、底眼打完后,要用木楔或大块煤矸盖好眼口,以防煤粉堵塞。

  五、收尾工作

  1、打眼工作结束后,拔下钻杆,卸下钻头,切断电源。将电缆、电钻、水管等工具运至指定地点整理好。

  2、按规定进行交接班。

致力于打造矿权交易信息核心门户
2006
网站正式上线
2691
网站挂牌数
2671
亿元
累计挂牌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