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
编号 | 探采 | 煤种 | 现状 | 价格(元) | 核定产能(万吨) | 矿区面积 | 保有储量 | 所在地 |
---|---|---|---|---|---|---|---|---|
M2500199 |
采 |
无烟煤 |
生产 |
3.40亿 |
60.00 |
3平方公里 |
1946万吨 |
贵州 |
详细内容
该煤矿为兼并重组类煤矿,目前处于停产状态,正在进行技改升级当中。原采矿证30万吨,新采矿证60万吨2019年已办理,目前还需资金1.5亿,11个月建设周期即可投产。
一、矿的基本情况
矿区位于县城西北向,直距县城23公里,矿区交通以公路为主,高速、省道公路从矿区南缘经过,乡村公路至矿区边缘,矿区距县火车站约50公里,矿区距县发电厂运距35公里,交通条件较好,运输方便。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圈定,其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多边形,面积2.734km2。矿井可采煤层分上、下两个煤层布置开拓,其中上组煤包括 M1、M2、M8、M16 共四层煤,下组煤包括 M28、M31、M32 三层煤,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三个采区(其中上组为一采区,下组煤为二、三采区),水平标高为+1700m,+1700m 以上为一采区、二采区,+1700m 以下为三采区。本矿井先期开采区段为上组煤范围(即M1、M2、M8、 M16 四层煤),先期开采范围浅部以上组煤露头线为界,南、西部以矿界为界,深部以+1750m标高线为界。先期开采地段最低开采标高为+1750m,面积为 0.96km²
矿权平面范围内(+1976m~+1400m标高)总资源储量1946万吨,其中探明资源量786万吨,控制资源量356万吨,推断资源量804万吨;
二、煤层特征
区内可采煤层7层,编号由上至下为M1、M2、M8、M16、M28、M31、M32,均为全区可采煤层,倾角平均13°,发热量平均6000大卡。具体特征如下表:
三、煤质特征
1.物理特征:
各煤层均为黑色,以块状、碎块状为主,少量碎粒状。似金属光泽、贝壳状断口。均一、线理状结构、块状构造。坚硬、性脆。
2.工业性状:具体如下表:
3.发热量
矿区内可采煤层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为18.70~33.45MJ/kg,平均25.64MJ/kg。其中M1号煤为22.70~32.50MJ/kg,平均27.84MJ/kg;M2号煤为22.45~30.45MJ/kg,平均25.32MJ/kg;M8号煤为18.70~33.45MJ/Kg,平均24.36MJ/kg;M16号煤为21.54~31.01MJ/Kg,平均26.20MJ/kg;M28号煤为23.77~30.56MJ/kg,平均25.81MJ/kg;M31号煤为21.82~29.23MJ/Kg,平均25.50MJ/kg;M32号煤为22.33~33.45MJ/Kg,平均25.09MJ/kg。
4.煤种和用途:
全区各可采煤层浮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产率为6.91%~9.04%,平均7.82%,均小于10%;浮煤干燥无灰基氢(Hdaf)含量为3.42%~3.73%,平均3.58%,均大于3%。根据《中国煤炭分类》(GB/T5751—2009)标准,区内各可采煤层煤类均为无烟煤三号(WY3)。依据区内煤层煤质特征,各煤层主要可用于动力用煤,少量用于民用煤,一般工业锅炉用煤,气化用煤。
5.煤层瓦斯、爆炸性、自然倾向:
该矿煤层为M1、M2、M8、M16、M28、M31、M32号煤层高瓦斯含量煤层,且可能存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应按照突出矿井管理。区内可采煤层无煤尘爆炸危险性。试验数据表明:M1、M2、M16号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级,属不易自燃煤层,M8、M28 、M31、M32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
四、矿山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
(1):1.资源储量为1946万吨。
2.各类保护煤柱=查明资源储量×煤柱占用系数〈0.1〉,即各类保护煤柱量为200万吨。
3.矿井设计生产规模按60万吨/年,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采区回采率取90%,储量备用系数取1.40,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储量(推断)可信度取0.80,则设计可采储量=(探明+控制+推断×可信度系数〈0.8〉-各类保护煤柱)×回采率90% =(786+356+804×0.8-200)×0.9=1427万吨。
(2):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依据上述原则计算得设计可采储量为1427万吨,则矿井服务年限 = 设计可采资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储量备用系数)
= 1427÷(60×1.4)=17(a)
按设计60万t/a生产能力技改矿井,则矿井服务年限为17a,项目投产后,年产煤量将达60万吨,按预计坑口价700元/吨计算,全年可实现的销售收入42000万元,未来矿山生产具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其他:
目前煤矿转让价格待定。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