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9
浏览量:7
近日,山西长治雄山煤炭有限公司旗下的矿山应急储能供电集控系统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作为全国首个采用浸没式液冷技术的煤矿储能项目,其在技术应用与能源管理模式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不仅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更为高耗能行业的绿色转型与能源高效利用开辟了全新路径。
煤矿生产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据介绍该项目主要是为矿山保安负荷,像保障井下人员安全的通风机、排水泵等关键设备,提供应急电源。和传统发电机相比,它的响应速度快很多,1分钟内就能完成供电恢复,5分钟内让所有保安负荷全部启动,井下安全不会出现中断。
该项目的突出优势在于“平急两用”。日常状态下,它利用光伏绿电或夜间低价电网电量为储能电池充电,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能,实现“削峰填谷”,有效降低电费成本;而一旦突发停电事故,系统会迅速切换至应急模式,为关键设备持续供电,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有序进行,大大增强了煤矿应对电力故障的能力,为煤矿的稳定生产奠定了基础。
储能系统的散热问题一直是行业难题。普通散热方式效率低下、稳定性欠佳,难以满足煤矿储能系统的严苛需求。而雄山煤炭有限公司的这一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了浸没式液冷技术,一举攻克了这一难题。
浸没式液冷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让电池“浸泡”在冷却液中。储能系统的电池在充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若散热不及时,极易引发温度过高、热失控,甚至火灾、爆炸等严重安全问题。该技术通过冷却液直接接触电池,能快速且稳定地带走热量,有效避免了这些隐患。再搭配全氟己酮消防系统,更是将安全性提升到了新高度。这种高效且安全的散热方式,是全国煤矿储能项目中的首次应用,具有开创性意义。
据了解,该项目于今年5月启动施工,目前已进入全面调试阶段。它不仅是山西长治雄山煤炭有限公司在储能技术领域的大胆探索,更是全国煤矿行业的一次创新实践。未来,随着该项目的正式投运,其示范效应将逐渐显现,有望推动更多煤矿企业借鉴这一模式,加快高耗能行业的绿色转型步伐,助力我国能源产业向高效、安全、绿色的方向迈进。(长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