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矿权网
首页 综合资讯 行业资讯 黑龙江首个特大型铀矿床发现记
☆收藏

黑龙江首个特大型铀矿床发现记

发布时间:2025-11-14

浏览量:3

  在富饶美丽的黑龙江省,广袤的黑土地孕育着丰富的矿藏。嘉荫特大型铀矿床的发现,为龙江地质人地质报国书写了崭新注脚。

  今年3月,自然资源部放射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对黑龙江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勘查院(以下简称地勘五院)承担的“黑龙江省嘉荫铀矿普查报告”进行了评审,认定矿床规模为特大型。这是黑龙江省发现并评价的首个特大型铀矿床,也是东北地区目前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可常规开采型铀矿床,标志着黑龙江省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转变观念,森林浅覆盖区“盲区变储备”

  铀矿被誉为“矿石家族中的玫瑰花”。早在2010年~2015年,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通过开展“黑龙江小兴安岭成矿带1:5万航空物探调查”省部合作项目,在嘉荫地区发现了HF-008号航放异常。

  随后,该中心与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共同开展了“黑龙江省嘉荫盆地铀矿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对HF-008号航放异常查证后,发现了嘉荫铀矿产地。

  2018年,作为省内唯一一家具备放射性矿种勘查经验的单位,地勘五院主动顺应发展形势,一改以往只专注于常规金属和非金属矿种勘查的模式,组建了一支有11名地质技术人员、平均年龄36岁的年轻团队,聚焦放射性和三稀矿种研究,广泛收集以往地质资料。特别是在北方砂岩型铀矿取得突破性进展后,项目团队迅速综合研判、科学论证,提出“含煤小盆地和大型沉积盆地一样,均具有寻找大铀矿潜力”的科学认识,在全省范围内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及放射性物探异常,将乌云—美丰盆地列为重点勘查区,并依托黑龙江省财政专项结转资金,在该区域设立“黑龙江省嘉荫铀矿普查”项目。

  2019年~2024年,地勘五院在嘉荫地区先后实施了两轮铀矿普查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院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5年间摸清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总结了成矿规律,最终发现了资源储量达特大型的铀矿床。

  根据嘉荫矿床特征,项目组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小型火山沉积断陷盆地也具有形成大型铀矿潜力的认识,建立了一套适合森林浅覆盖区的“空、地、井”铀矿勘查技术方法体系,为国内小型火山沉积断陷盆地铀矿勘查提供了信心。该矿床的发现,对保障我国天然铀有效供给,维护国家核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时,嘉荫特大型铀矿床埋藏浅、品位富、规模大、易选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非常可观。

  锚定方向,实现“矿床到基地”找矿突破

  一路走来,地勘五院嘉荫项目组,这支年轻的队伍坚持用青春的火热之情,践行着地质报国的初心使命,锚定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用找矿成果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体现了龙江地质人的忠诚担当。

  项目组始终坚持调查与研究并重,在总结成矿规律与创建找矿模型的基础上,敢于实践探索,不断创新勘查技术方法与空间布局,以嘉荫特大型铀矿床为核心,布局“1个普查区+4个调查区+1个科研专题”,通过“一带多、点+面”,成功打造 “资源增储+外围接替+科研赋能”的勘查突破新体系。

  2019年首次开展普查工作时,首批钻孔见矿后,初步估算资源量达大型矿床规模。项目组通过对地层结构、构造、地球物理特征的系统研究,初步判断在现有矿层的下部还应存在另一层与花岗质底砾岩相关的矿体。项目组迅速调整工程布置,在古河道型底砾岩内发现了一条长度大、宽度中等的厚富矿体。这条矿体的发现,将矿床规模直接从大型提升到特大型,资源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在嘉荫铀矿勘查初期,项目组就针对项目布置了科研专题,迅速总结出适合嘉荫地区的独特成矿—找矿模型,形成“生产带科研、科研促生产”的闭环,有效指导了资源量规模的扩大和异常查证效率的提升。根据成矿—找矿模型特点,项目组自主设计两套勘查方法组合,分别是在寻找砂岩型铀矿采用“磁法与氡气测量先行、电法跟进、钻探验证”的技术体系,在寻找硬岩型铀矿采用“地球化学与伽玛能谱先行、激电与氡气测量跟进、槽钻探验证”的勘查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组合新发现 3 处矿点、2 处矿化点。

  2022年通过省级债券项目实施,嘉荫盆地被自然资源部列为“大型能源资源基地”,实现“从矿床到基地” 的战略升级。

  实战练兵,打造铀矿勘查专业团队

  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省内铀矿勘查中断数十年、专业人才紧缺,且铀矿勘查人才多集中于中核系统及少数高校的现状,地勘五院不依赖于外部“输血”,以“补短板、强基础、提能力”为目标,通过“内部挖潜+定向攻坚”“系统学习+实战淬炼”,让技术人员在实战中边学边干,5年内培养出一支能够独立完成铀矿普查的专业队伍。

  项目组织技术人员系统研读铀矿勘查规范、专业技术书籍和文献,学习成功铀矿勘查案例,全面总结掌握铀矿成矿理论、勘查技术标准及行业前沿动态,将理论与野外勘查深度融合,根据地质条件动态调整找矿思路和工程布局。在嘉荫铀矿初期勘查中,项目组通过分析构造方向、异常展布特征、地层结构特征等综合因素,仅用3个月就锁定主矿体延伸方向。

  同时,地勘五院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优化项目管理工作细则》,将技术把关嵌入管理全流程,为嘉荫项目配备地质、物探“双专家”跟踪指导,同时聘请铀矿地质勘查领域知名专家“一对一”绑定,从工程布置、样品测试到成果评审全程指导把关。专家们不仅从项目立项阶段介入,对工程设计、异常查证方案等提前论证,也对青年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地勘五院始终坚持多措并举培养人才,建设多元化、梯次化人才队伍,主张“众人划桨开大船”,关注每个人的成长进步。该院与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合作,选派技术人员攻读专项硕士学位,鼓励青年技术人员参与成矿模型研究,3年培养出5名铀矿勘查业务骨干。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2025年,已是嘉荫项目组扎根这片土地的第6个年头。这2000多个日夜,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刻在每个人脸上的风霜、藏在衣襟里的泥土,是融入血脉的坚守与热爱。他们的足迹,印在每一条泥泞的山路上;他们的午饭,常在风雪交加的山林里将就;他们的夏天,藏着白天过敏、夜里打针的煎熬。但正是这份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力量,让他们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壁垒,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急难险关。当最终的成果呈现在眼前时,有人红了眼眶,有人握紧了拳头。那些曾经的泥泞、风雪与伤痛,都化作了此刻最动人的勋章。

  如今的嘉荫矿区,钻机的轰鸣声依旧响彻山谷,而龙江地质人的脚步继续朝着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目标铿锵迈进,将找矿故事续写在龙江大地上。(中国自然资源报)

致力于打造矿权交易信息核心门户
2006
网站正式上线
2740
网站挂牌数
2692
亿元
累计挂牌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