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矿权网
首页 综合资讯 基本常识 金矿基本知识矿概述
☆收藏

金矿基本知识矿概述

发布时间:2025-10-17

浏览量:44

  金矿指金矿石或金矿床(山)。金矿石是具有足够含量黄金并可工业利用的矿物集合体。金矿山是通过采矿作业获得黄金的场所,是通过成矿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可工业利用的金矿石堆积。

11.png

  一、金的物化性质

  金是延展性最高的金属。一克金可以打成一平方米薄片,或者说一盎司金可以打成300平方英尺。金叶甚至可以被打薄至半透明,透过金叶的光会显露出绿蓝色,因为金反射黄色光及红色光能力很强。纳米级金材料的延展性显著不同,极脆,易碎,300个原子厚的金箔须用红松鼠毛靠静电吸起,否则极易遭到破坏。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金常温或加热条件下都不与氧气反应,只有特殊工序才能制造氧化金;只能溶于王水,硒酸,高氯酸,氟王水(氢氟酸与浓硝酸混合物)等腐蚀性(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中;金受热后可以在氟气中燃烧形成三氟化金。

  二、金的性状

  金在室温下为固体,密度高、柔软、光亮、抗腐蚀,是展性最好的金属,延性仅次于铂,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属之一。金是一种过渡金属,可形成+3和+1价化合物。金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可以被氯、氟、王水及氰化物腐蚀。金能被汞溶解,形成金汞齐;能够溶解银的硝酸不能溶解金。以上两个性质成为黄金精炼技术的基础,分别称为“加银分金法”(inquartation)及“金银分离法”(parting)。 金的单质(游离态形式)通称黄金,是一种贵金属,很多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作货币、保值物及珠宝。在自然界中,金以单质的形式出现于岩石中的金块或金粒、地下矿脉及冲积层中。金亦是货币金属之一。

  三、金的来源

  当矿石含有天然金时,金会以粒状或微观粒子状态藏在岩石中,通常会与石英或如黄铁矿的硫化物矿脉同时出现。以上情况称为脉状矿床(Lode)或是岩脉金。天然金亦会以叶片、粒状或大型金块的形式出现,它们由岩石中侵蚀出来,最后形成冲积矿床的沙砾,称为砂矿或冲积金。冲积金一定会比脉状矿床的表面含有较丰富的金,因为在岩石中的金的邻近矿物氧化后,再经过风化作用、清洗后流入河流与溪流,在那里透过水作收集及结合再形成金块。

  四、金的作用

  黄金的主要用途:

        1.金融投资:黄金作为避险资产,被全球投资者广泛认可。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通货膨胀加剧或其他经济不稳定因素出现时,投资者往往选择黄金以保值和避险。投资方式多样化,包括黄金饰品、金币、金条、黄金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等,这种多样性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2. 珠宝制作:黄金因其美丽的色泽和良好的延展性,成为制作珠宝的理想材料。在许多文化中,黄金珠宝不仅是财富的象征,还承载着特殊的情感和意义。例如,在婚礼和庆典中,黄金饰品往往象征着幸福、富贵和永恒。

  3. 工业应用:黄金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耐腐蚀性,在电子、航空、医疗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在电子产品中,黄金用于制造高质量连接器、开关和电路板,确保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在医疗领域,黄金被用于牙科修复材料和药物中。科学研究中,黄金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光学和生物相容性,被用于药物传递和生物传感器等应用。

  4. 货币和储备:历史上,黄金曾作为货币直接流通。今天,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仍持有大量黄金作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以维护国家经济的稳定。这些储备可能是黄金条或金币,也可能是国际黄金储备证券等金融工具。 艺术和文化: 黄金以其独特的色泽和光泽,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材料。黄金饰品和雕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黄金还在宗教、传统习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了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珍贵资源。

  五、金的分布情况

  中国黄金资源分布呈现"西富东多,集群分布"的鲜明特征。整体受三大构造成矿域控制:古亚洲成矿域(以华北、东北为主)、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以西南地区为主)和环太平洋成矿域(以东部沿海为主)。这一地质背景决定了中国金矿的类型多样性:既有古老变质岩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如山东招远),也有火山岩中的热液型金矿(如福建紫金山),还有近年来取得突破的造山型金矿(如滇黔桂"金三角")和砂岩型金矿(如四川盆地)。

  从资源储量看,全国黄金资源量已超过1.5万吨,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国金矿具有"贫、细、杂"的特点,平均品位仅1.5-2.0克/吨,远低于南非(6-8克/吨)和澳大利亚(4-5克/吨)。这一特征迫使中国黄金产业走出一条技术引领的发展道路,在深部开采、难选冶回收和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

  六、我国主要的金矿区

  中国黄金资源分布呈现“东多西少、北密南疏”的特征,主要集中在胶东半岛、小秦岭地区、滇黔桂“金三角”及西北地区四大核心区域,其中胶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基地,贡献了全国约1/3的黄金产量。以下是各区域的详细分布及特征:

  (一)胶东半岛(山东):世界第三大金矿区

  胶东半岛是中国黄金资源最富集的地区,探明资源量超过4000吨,占全国总资源量的1/4以上。该区域形成了三山岛-焦家-玲珑三大千吨级金矿田,其中:

  1.三山岛金矿:位于莱州湾,是中国首个海下金矿,探明资源量470吨,平均品位4.3克/吨,采用深海开采技术,是中国矿业开发的里程碑。

  2.焦家金矿:位于莱州市,是“焦家式”蚀变岩型金矿的命名地,探明资源量300吨,累计产金超100吨,是中国最大的地下黄金矿山之一。

  3.玲珑金矿:位于招远市,有千年开采史,探明资源量200吨,是中国黄金工业的发源地,以石英脉型金矿为主。

  4.西岭金矿:位于莱州市,2025年新增储量580吨,成为国内最大单体金矿床,潜在经济价值超2000亿元。

  (二)小秦岭地区(河南灵宝):全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

  小秦岭地区位于河南西部与陕西交界处,探明资源量约672-1156吨,以石英脉型金矿为主。该区域曾是中国重要的黄金产区,产出黄金450余吨,但因资源枯竭,部分矿山已减产。目前,灵宝市通过资源整合(如金源矿业、黄金股份等企业),提升了产业集中度,境外开发势头强劲(如在新疆、甘肃建立勘查开发项目)。

  (三)滇黔桂“金三角”(云南、贵州、广西):卡林型金矿集中区

  滇黔桂“金三角”是中国卡林型金矿(微细粒浸染型)的主要分布区,代表矿区包括:

  1.贵州烂泥沟金矿:探明储量110吨,是亚洲最大的卡林型金矿,由紫金矿业主导开发。

  2.云南北衙金矿:探明储量151吨,伴生银、铜等多金属,是多金属共生金矿的典范。

  3.广西德保金矿:探明储量50吨,以低品位、大规模为特征。

  (四)西北地区(新疆、甘肃):新兴黄金产区

  西北地区是中国黄金资源的新兴增长极,主要分布在:

  1.新疆:探明资源量约1000吨,代表矿区包括哈密金矿(西部黄金控股,储量5857千克)、阿希金矿(储量100吨)、且末县巴什干克金矿(储量70吨)。

  2.甘肃:探明资源量约800吨,代表矿区包括阳山金矿(亚洲最大单体金矿,储量308吨)、大桥金矿(刚泰控股控股,储量158吨)。

  七、金的主要种类

  根据矿物中金的结构状态和含金量,可将金矿床中的金矿物分为金矿物、含金矿物和载金矿物三大类。所谓金的独立矿物,系指以金矿物和含金矿物形式产出的金,它是自然界中金最重要的赋存形式,也是工业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发现98种金矿物和含金矿物,但常见的只有47种,而工业直接利用的矿物仅10多种。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金属能像黄金这样源源地介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它那耀眼夺目的光泽和无与伦比的物理化学特性,有着神奇的永恒的魅力。黄金的社会地位虽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历尽沧桑、沉浮荣辱、升降变迁不定。但在众多的人群之中仍保持着神圣的光环,为世人共同追求的财富。

致力于打造矿权交易信息核心门户
2006
网站正式上线
2631
网站挂牌数
2616
亿元
累计挂牌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