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1
浏览量:6
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等16部门印发《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加快构建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提升出口产品绿色竞争力。到2030年,完成500个左右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有力支撑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碳足迹”是测量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对环境影响的指标,也可以说是人类活动在环境中留下的印记,指的是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件商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使用和最终弃置都会释放温室气体,产品的碳足迹,就像地球收到的一份“热量账单”。
《方案》中提出的工作目标是,到2027年,基本建立覆盖原材料获取、产品制造、分销运输、使用和废弃回收等环节的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符合国家要求、与国际规则衔接的广东省碳足迹核算技术规范,完成200个左右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初步建立本地重点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和分级管理制度,广东碳标签管理更加规范,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方法与应用实现粤港澳互信互认,出口产品绿色竞争力不断提升。
到2030年,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完成500个左右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建成具有广东特色的重点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重点产品碳足迹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影响力持续扩大,有力支撑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为此,将完善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技术规范。参考国家碳足迹核算有关标准,衔接国际规则,优先选择广东主要出口产品、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等,组织编制产品碳足迹技术规范,明确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的范围、碳足迹因子取值、数据质量及报告编制要求等内容。结合国际规则变化和发展、技术规范实际应用情况以及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设等情况进行动态更新。
推动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根据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需求,围绕电池、光伏、海上风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纺织、钢铁、铝、陶瓷、家具等产品,支持一批重点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
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发挥绿色金融政策作用,将产品碳足迹列入贷款和融资主体绿色低碳水平评价指标。鼓励金融机构合理采信企业碳足迹披露信息,推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和投融资活动碳足迹披露示范,并基于碳足迹信息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投资机构和评级机构将产品碳足迹纳入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及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