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3
浏览量:74
发展历程
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绿色矿业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并不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分段方式有两种 :①三段论。在这种划分方式中,绿色矿业经济自 1999 年开始发展,期间经历理论酝酿、理论探讨以及实践发展三个阶段。
1999 年、2008 年、2010 年都是绿色矿业经济三阶段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和划分依据。
②四段论。在这种划分方式中,绿色矿业经济发展于 1982 年开始,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其中第一阶段是 1982 年~ 1988 年,第二阶段是1988 年~ 2000 年,第三阶段是 2001 年~ 2006 年,而 2007 年至今为第四阶段。
无论是从哪一种划分方法上来看,我国绿色矿业经济发展都经历了多次调整与探索后逐步走上正轨。笔者认为这一历程主要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自新中国建立至地质部职能拓展(1949 年~ 1982年)阶段,我国一直在为发展绿色矿业经济而不断调整准备。
第二步,自 1983 年起我国开始从制度层面关注矿业经济的节约保护发展。
因此,1982 年~ 1991 年间我国绿色矿业经济正处于合理开发以及节约利用阶段。
第三步,1992 年我国在《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签字,并在国内加强对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可持续发展逐渐朝着国家战略方向上升,绿色矿业经济也进入到了环境治理与保护阶段。
直至 2001 年,矿业经济发展的重心一直保持在环保与治理方面。
第四步,在 2001 年以后,建设绿色矿山正式提上日程。发展绿色矿业城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矿业城市发展多元经济,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实现绿色开采都是此环节的工作重点。
到 2006 年为止,我国绿色矿业经济一直处于绿色开采与绿色矿山阶段。第五步,2007 年,绿色矿业倡议由国土资源部发出,标志着我国绿色矿业经济正式进入绿色矿业阶段。
在这一阶段,绿色矿业经济发展以推进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健全、矿业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全面转型、发展多元经济为重点,循序渐进地推动矿业经济“绿化”。
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绿色矿山建设,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双碳”目标下的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矿业经济发展体系尚未成熟,但已获得多方关注并在持续发展中不断完善。
结合实践可对中国的绿色矿业经济内涵加以总结。我国发展的绿色矿业经济始终以生态经济原理为指导,坚持实施全行业“绿化”,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一直遵循低耗高效、减排低碳、循环利用、节能环保等原则。
是一种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注环境承受压力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经济发展形式。在发展过程中,绿色矿业经济表现出以实现绿色经济为目标、以实现系统化发展为模式、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核心的实践特征。强调绿色矿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矿业经济发展形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