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3
浏览量:74
从现实角度来看,绿色矿业经济有望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可在促进工农业发展、服务业完善,提升社会就业、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实践中,矿业经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必须落实企业责任,也必须强调生态保护优先,政府部门需要基于高标准与严要求扎实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以及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我国矿业经济以及绿色经济发展实况,对适用的绿色矿业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实践重点加以论述。
模式路径
不同地区的矿业发展速度以及前景存在明显差异。在探索绿色矿业经济发展路径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关注这种区别,基于分类管理、个性化发展理念,设置不同类型的绿色矿业经济发展模式,以便为提高实践工作质效做好充足准备。
从现实角度来看,我国区域绿色矿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转型升级的需求和要求也同样各异,各区域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选用最适宜的发展模式。
(1) “社会 + 经济 + 技术”驱动模式
顾名思义,这种模式适用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实力强且技术基础坚实的区域。目前国内绿色矿业经济水平排名靠前的省市适合基于该模式进一步推进绿色矿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社会 + 经济 + 技术”驱动模式下,绿色矿业经济发展必须着力增强三大驱动力,充分展现社会、经济与技术的支撑价值,进而打造优质发展路径。
比如,强化技术赋能,基于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科学采矿,推动矿业产业结构转型以及能源结构调整,为提高资源利用率与实现“经济发展 + 环境保护”双赢提供辅助 ;高度重视社会经济辅助作用,通过加速矿业企业与矿产资源整合、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实现绿色矿山建设,利用矿种差别化管理和国内外合作交流为区域绿色矿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2)政策引导型模式
在绿色矿业经济发展中,国家政策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些政策为经济发展确保了正确的方向、科学的方法和可靠的基础。从实践中可以看到,适合采用政策引导型发展模式的省市主要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大省。
当地矿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些省份的绿色矿业发展基础薄弱,绿色矿业经济增速缓慢。
因此,要想推进绿色矿业经济的优化发展,必须基于政策引导型绿色矿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和缺陷做出科学的调整,通过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绿色矿业经济发展的增速。
比如,在政策引导型发展模式方面,可以突出政策引导的优势,深化绿色矿业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导向作用。从宏观调控和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可以保障该地区绿色矿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在绿色矿业经济转型发展中,要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深化先进技术引进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着力构建技术密集型矿业产业。
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需要进行调整,在放大资源优势的同时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以丰富资源增强地区绿色矿业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要解决产能过剩、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还需要从根治矿山环境问题方面着手,制定个性化生态环境治理修复计划、构建长效化矿山开发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夯实绿色矿业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基础。
实现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调整和完善,增强绿色矿业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财政增收以及民生改善的正向影响。
(3)“产业 + 政策”驱动模式
在我国,依托于“产业 + 政策”驱动模式发展绿色矿业经济的省份主要有两个,即内蒙古和山西。这两个省份都是矿产资源储备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大省,在当地经济发挥中矿业经济都扮演着“支柱性”角色。
“产业 + 政策”驱动模式下,绿色矿业经济发展会受到单一产业结构、低质量经济发展形式以及较大生态环境压力的干扰。因此,在探索绿色矿业经济发展路径时,必须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为切入点。
实践中,基于“产业 + 政策”驱动的绿色矿业经济,应该以放大资源优势、扩大产业优势和优化政策引导为发展核心,对地区绿色矿业经济的新经济增长点加以挖掘。
比如,提高政策引导力,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提升决策科学性与政策支撑作用,以政策驱动单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形式,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深化加速区域经济改革,实现产业结构、供给侧结构、能源结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结构等角度出发做出科学调整。
重视矿产资源供给保障,拓展延伸矿业产业规模与产业链,基于资源区位优势提升自身在全球矿业市场中的参与度。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加速低耗高效、低碳减排生产技术体系构建,基于环保与增收协同持续推进矿业产业转型升级。
(4) “技术 + 产业”支撑模式
该模式下,地区绿色矿业经济发展深受产业与技术水平影响,当然其发展过程中政策、环境以及矿产资源总量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
事实上,基于“技术 + 产业”支撑的绿色矿业经济发展,必须以进一步突出技术与产业的支撑作用为重心开展实践。各省市需要结合当地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状态提出多元化、针对性发展策略。
比如,通过创新生产技术提高技术赋能水平,通过加速行业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矿业产业优化,进而达到增强“技术 + 产业”支撑水平核心目标。
完善基础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稳健发展,为强化“技术 + 产业”支撑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大财政投入与税收优惠,增强政策引导支持质效,放大资源优势、加速经济发展优势转变。
(5)环保优先型模式
前文多次提到,发展绿色矿业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这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绿色经济发展要求,在促进绿色矿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受到重视。
目前,我国基于环保优先型模式发展绿色矿业经济的地区仅有一例子,即西藏自治区。所以,完善绿色矿业经济环保优先发展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特征。
基于此,当地政府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做好绿色矿业经济发展引导 :其一是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的整体优化,基于全局性、适用性视角制定决策 ;其二是着力补足绿色矿业经济发展短板,构建“产业优化+ 技术创新 + 社会支持”的协调发展体系,放大环保优先优势,基于全方位支持促进绿色矿业经济发展。
注意事项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无论基于何种模式推进绿色矿业经济发展,都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共同发力,实现内外部系统影响因素的全面控制,强化政策、法律、技术、制度、人才、产业与社会的全方位支撑。
本质上,绿色矿业经济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实践,需要循序渐进地朝着既定目标稳步推进。
在这一环节,必须强调绿色矿业经济理念宣传,在行业内以及社会上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切实转变矿业经济发展思想 ;同时,还必须强调政策法规等“硬支撑”的建立健全,为切实增强绿色矿业经济发展的方向性、科学性与高效性做好充足准备。
此外,在发展绿色矿业经济时,也必须关注产业融合,重视矿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共赢,进而为探索绿色矿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和促进多元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